你過得太安逸了

Huli
Dec 18, 2022

--

Photo by Nathaniel Yeo on Unsplash

大概是從一兩年前開始,覺得生活的主導權並不在自己身上。

所謂的主導權,我指的是「我想做什麼,就能去做什麼」的能力。想當初 YouTube 剛紅起來的時候,我也只是當個休閒娛樂在看,頂多吃飯配著看個半小時一小時,就關掉電視去做其他事情了。

可是現在不同了。

不知不覺中,注意力已經被 YouTube 分散掉了。現在總是六點多開始吃晚餐,吃完大概七點多,想說離八點不遠,再看個 YouTube 廢片好了,就看到晚上八點了。難怪我一直覺得晚上的時間不太夠用,因為悄悄地被 YouTube 偷走了一個小時。

俗話說「抖音一響,父母白養」,上面一堆沒什麼營養的廢片,到底有什麼好看的?雖然說我一開始也是抱持著這種心情,但不可否認的是,山寨版抖音 YouTube Shorts 的影片我有時候也是看得很開心,而且滑著滑著,半小時甚至是一個小時就不見了。我充分可以理解為什麼很多人會在上面花這麼多時間,因為不得不說確實滿好看的。

至於為什麼好看,其中一點是有些影片的內容本來就不錯,例如說各種運動的精彩片段、精湛的舞蹈或是動聽的歌聲等等,另一點就是它很短,所以你不會覺得花很多時間在上面,跟 YouTube 那種你一片就要看個十分鐘以上不同。

不過話雖如此,每一片短短的,加起來還是很可觀的。像我剛剛提到的一樣,有時候看著看著也是半小時就過去了。

我的時間就這樣被這些沒有營養的東西給偷走了,我為此感到罪惡。

話又說回來,為什麼我會對這些我認為被偷走的時間感到罪惡?無非就是我覺得「這些時間應該拿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才是正確的」,例如說看書、精進技術,或是寫寫文章之類的,做一些更有生產力的事情,這樣才是正確的。

「你過得太安逸了」

比起三四年前的自己,這句話是正確的。我現在沒有教學的東西要忙,沒有一個月固定產一篇文章的壓力、沒有技術週刊要放文章,也懶得去修一些線上課程,如果沒有打 CTF 的話,那部落格大概都快長草了。

是,是太安逸了,但是不行嗎?

為什麼一定要做一些有生產力的事情呢?為什麼一定要持續進步?這個進步是有盡頭的嗎?

四五年前我剛出社會的時候,年薪 50 萬,比起那些動不動就百萬年薪的鄉民低多了。後來變成 70,再來變成 130,然後慢慢越漲越高,卻還是能在各個版上看到更高的數字。

那是不是代表這一條路是永無止盡的?就算進了 Google 或是 Meta 這種令人欽羨的公司,你還是會羨慕著比你更高階的人。你拿 200 也好,400 也好,當你到了那個等級,總是會認識一些更高的,比你賺更多錢的,讓你覺得自己好像還不夠,還有努力空間。

「永遠都不夠」這件事,往好處想可以是「我可以一直進步」,往另一面想就是「我到什麼時候才能停下來?」。

意識到這件事情是多麽空虛以後,我不禁想說一聲「我不想努力了」,我想停在這邊就好,拿一個不會餓死的薪水,就這樣停在這個階段,不是也滿好的嗎?

雖然說我很想這樣做,但我做不到。原因跟我一年半前在《只是想寫一下》裡面提到的差不多:

我沒有覺得大家都一定要繼續前進,停在原地也是自己的選擇,而這選擇沒有對錯。但對我自己來說,我就是沒辦法接受自己原地踏步。所以如同開頭所說的,在這種心不足力也不足的狀態之下,才會感受到不安與愧疚吧,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事,可是卻又提不起勁來。

一年半過去了,看來自己還是沒有改變,沒有辦法接受就這樣停住而不再前進,被自己逼著繼續前進。若是因為各種因素,沒有辦法前進的時候,就會感到焦慮。

這應該就是為什麼我花太多時間在 YouTube 上會有罪惡感,因為我潛意識裡面覺得那是不對的,我應該要把這些時間拿去做一些更有生產力的事情。

這樣的模式似乎會發展出一個惡性循環,就是:

  1. 覺得要做一些有生產力的事情
  2. 太懶了做不到
  3. 做更多無意義的事情打發時間
  4. 感到罪惡
  5. 回到第一步

要斷開鎖鏈,無非就是:

  1. 打從心底接受沒有前進的自己
  2. 開始做一些有生產力的事情

而目前我兩樣都沒做到,或許《我所嘗試的一切終究是徒勞》,雖然裡面的內容我大多數都能夠理解,但至少在這篇截稿之際,我仍然會感到焦慮。

話又說回來,頻繁思考這類型的事情,大概是這兩三年才開始的,從幾篇我寫過的文章中也可以窺知一二,那為什麼以前的我不會呢?是不是因為太忙,所以根本沒有時間思考這個問題?還是有什麼其他的因素?

我不知道,這我要再想想看。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兩三年間我似乎是有意識地在掙扎著,我想做到的其實是肯定自己的價值,也肯定他人的;並且以過得知足為目標,而不受其他人事物的影響。

例如說我看到一個我覺得能力比我低的人爬到比我更高的位置,我會說:「祝福你,或許你背後很多努力我看不到,你能到那邊一定是有其實力,我對現況很滿足了,不會想跟你比較」,而不是嫉妒,不是覺得他只是運氣好,不會跟他比較,不會靠著貶低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話說,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雖然不好,但好像挺快速有效的?只要抱持著「他一定是…(請填入各種理由)」的想法就好,不需要思考背後的脈絡,不需要看見他到底做了哪些努力,只要自以為是的想一想,就可以得出「果然我還是比較厲害的」這個結論。

前面說我在掙扎著,就代表我目前做不到我想做到的事情。我會嫉妒,我有時會靠著無意識(或有意識)的貶低他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我還沒有自己心裡期望的這麼強大。我不知道是我變了,還是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只是沒有時間去正面直球對決。

A 桑曾經問過我,怎麼有勇氣把自己這些想法都寫出來,公開在網路上。我說,這沒什麼吧,而且有些東西要寫出來,才能更明白自己在想什麼。再者,現在有好多分享文都是那種「Linkedin 風格」,把自己講得多厲害,卻忽略了故事中那些軟弱、憂鬱以及猶豫不決。但那些被忽略的部分,反而才是我想看的。

這世界不缺「我超屌,我很強,我做到了」的文章,而是缺乏那些與不願面對的自己奮鬥的故事。比起你怎麼花 N 年做了 M 件事爬到這個位置,我更想知道的是你有沒有猶豫過,有沒有懷疑過自己,後來又是怎麼走過來的。

不過這都只是個人想法而已,如同我以前說過的「我寫出來,是因為我希望看到這些故事的讀者日後也能寫出來。因為我寫的內容,也是我想看其他人寫的」。

我的有些文章只是我曾經發生過的故事,有些則是近期的想法或是煩惱,不會有解答,也不會有結論。突然想到一件事,之前有讀者留言還是寄信給我,說感覺我好像最近狀況不太好(?),但其實我是沒有這樣覺得。

說實在的,近期的生活就是過得很安穩,才導致有了這個「是不是過得太安穩」的想法出現。而這一切都是過程吧,是很正常的現象,或許有一天我會找到答案,也或許不會,搞不好一輩子都在煩惱這個問題,在天秤的兩端搖擺也不一定。

--

--

Huli

重度拖延症患者,興趣是光想不做,有很多想做的事,卻幾乎都沒有執行。相信分享與交流可以讓世界更美好。想持續關注可以追蹤這個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uli.blog ,Medium 文章列表請參考:https://aszx87410.github.io/blog/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