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寫一下

Huli
Feb 13, 2021
名花之里

持續一陣子了,有一種力不從心,心也不從力的感覺。

大概就跟之前閉關的時候,到後期決定放棄的感覺差不多,就是其實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就是拖延不想做。然後 Medium 這邊也好久沒寫點東西了,不知道為什麼,但總覺得來寫些東西能夠多少改善這個狀況。至少「寫出文章」這一件事情本身,就能夠為自己增加一些產出,無論寫什麼都是。

而且 Medium 最近的文章好像比較少個人心得了,很久以前的閉關修煉也已經結束一年了,因此就如同標題說的,「只是想寫一下」,想把最近的近況跟一堆心得感想都寫在這邊。

採用一個很久沒用的文體:條列式。

其一

開頭放了名古屋名花之里的照片,因為想出國旅遊了。這是去年二月初的時候拍的,那時候疫情才剛開始,在日本與台灣都還算很早期的時候,從非中國地方入境台灣也不需要隔離。而早在兩三個月前就買好機票的我們,一直猶豫著到底要不要如期出發。

最後覺得疫情才剛開始風險應該不大,再加上這次不去的話,延期可能要延個半年一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出去,所以就去了。名古屋四天三夜之旅。

在出國之前我斷斷續續感冒了兩週。但其實看醫生之後說我不是感冒,是扁桃腺炎之類的,每當我覺得好了的時候,再過個兩三天不知道為什麼又開始發燒。但在出國的前幾天,倒是沒什麼感覺。

可是到了機場的時候,開始覺得喉嚨有點痛痛的,但我也不以為意,想說是不是自己多心了,應該沒什麼問題。當天晚上到了日本,洗澡的時候我就覺得身體怪怪的,怎麼好像有點熱,隔天起床才後知後覺,發現自己發燒了。

發燒倒是還好,比較麻煩的是喉嚨又開始發炎痛了起來。最痛苦的是吃早餐的時候,飯店的早餐其實很好吃,但每吃一口都是煎熬。痛並快樂著,我想就是這樣吧。

到了下午就只能躺在床上睡覺,而我女友照顧我到睡著之後,就出去逛了一下順便帶了晚餐回來。對她其實覺得不太好意思,幾乎都沒什麼玩到,就只能一直在名古屋站附近逛,還要分心回來照顧我。

睡了一覺醒來有覺得好點,我那時想說應該再睡一下就沒事了,畢竟發燒嘛,不是應該很快就好了嗎。

隔天醒來發現身體還是很不舒服,就查了附近的藥房,去買了成藥。玲瑯滿目的藥不知道該買哪一種,就買了一個治感冒的,一個治喉嚨痛的(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絕對先買專治退燒的…)。

回家之後吃了藥睡了覺,醒來覺得好像好了一點。當天晚上本來就排了名花之里的行程,我想說雖然身體還是有點不舒服,但現在不去就沒機會去了,於是那天晚上就跟女友兩個人搭了電車轉公車跑去名花之里了。

幸好有去,那邊真的很漂亮。不過逛了一兩個小時之後我開始感到有些疲倦,身體又開始變得不太舒服,那時候逛的也差不多了就一樣搭電車回家,大約要差不多四十分鐘左右。

等到抵達飯店以後,又覺得狀況不太好,趕快洗了個澡就去睡了。半夜睡到一半突然醒來,覺得有點想吐,起身時發覺自己頭越來越暈,連走路都走不好的那種。撐到廁所之後發現自己吐不出來,就再硬撐著回到床上,整個人直接倒下去,想說:「睡一覺醒來再說吧,躺在床上頭就不會暈了」

隔天早上醒來,狀況還是滿差的。這已經是在名古屋的最後一天了,下午要搭飛機回台灣。早上吃早餐是最痛苦的時候,因為喉嚨痛到靠杯,連吞口水都會很痛的那種。痛到我決定在日本看醫生。問了一下櫃臺附近哪邊可以看醫生,因為路途不遠索性就走了過去。

走過去之後因為語言不通,英文也不通,就拿出手機靠著 Google 翻譯跟對方溝通,最後先幫我量了體溫。這時我其實覺得自己身體狀況還行,至少可以正常走路,只是喉嚨很痛而已。但體溫出來之後我嚇了一跳,40 度。靠杯,原來我發燒嗎。

那邊的護士也嚇了一跳,我也嚇了一跳,原來這麼高嗎。接著一陣雞同鴨講之後,雖然說那時候疫情才剛開始,但大家都有警覺心了,而且儘管我說沒有去過中國,我是台灣人,但對方還是說他們不收,要把我轉去更大的醫院。

於是後來就搭了計程車,去了另外一間更大的醫院。在那邊先填了一些基本資料,對方一直以為我是從中國來的,好一陣子之後才講清楚我從台灣直接過來的,沒有去過中國。

等了大概一個小時終於看到醫生,這時候可以用英文溝通了,醫生好像懷疑我是什麼 A 型流感還是 B 型流感,於是幫我做了快篩,就一樣是要從鼻子督進去的那種,流了不少眼淚。

再等了一陣子之後,醫生跟我說不用擔心,就是流感而已,吃個藥應該就會好了。最後拿了藥,搭了計程車回到飯店。把藥吃了稍微再休息一下,就差不多要去機場了。

因為有吃藥的關係,身體狀況好了很多,只是喉嚨還在痛而已,沒那麼快好。到台灣入境時也有誠實填寫防疫的那個表單,說明了狀況,對方看我沒有中國旅遊史也沒有接觸史,就跟我說好好休息而已。

回到台灣過幾天之後再跑去看醫生,拿了藥,吃了藥,覺得身體好轉,藥吃完過三四天,喉嚨又開始痛。這個輪迴持續了大概三次,最後身體才終於完全康復。醫生說有可能是壓力的關係,只要壓力一來可能身體狀況就會變差,那些潛藏的病毒又會再次出現。

感謝日本的醫生,感謝台灣的醫生,感謝女友。那次旅遊其實幾乎沒玩到什麼,說實話有一點可惜,希望疫情能早日過去,讓世界恢復正常運轉。

話說我女友全程身體健康,回台灣之後也沒有任何不適症狀,沒有任何一隻女友受到傷害。真是有夠厲害。

其二

大概是從工作之後開始,體重就變成了一種回不去的東西,只會上升,不會下降。最近更是來到人生中的體重高峰,至於是多少,我不敢量,所以我也不知道。

之前看到了這一篇:【體態打造】3個月減脂 10%,由肥宅工程師轉變成精壯男的挑戰旅程,本來想說可以參考一下,直到我看到了這一段:

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你認為你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也就是所謂的自我認知。以我自己為例,我就把自己設定成「有紀律」、「注重生活規律」及「有自己原則」的人

當你的自我認知跟你的行為有一致性,你就不會單純的被一時的熱情或衝動驅動而做出當下的行為,而是把這件事當作理所當然。

看完之後我就覺得我完蛋了,如果要談自我認知的話,我對自己的認知大概是:其實不是很在乎自己會變得怎麼樣,懶惰,拖延症,沒有原則的人。

如果自我認知就是這樣的話,看來就是個打從心底會失敗的狀況。

就像我以前寫過的,我覺得我的動力必須來自於他人,這是我目前找到的生存之道,所以真的想瘦身的話我有想過乾脆一個月花個兩三萬來找一對一的健身教練好了。靠著花錢來瘦身,是我目前覺得有可能對我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其他方式都行不通。

我一方面覺得保持運動習慣是很不錯的,畢竟這樣才會身體健康嘛,但另一方面覺得不運動也不會怎麼樣,就是體重越來越重,身體變差,最慘大概就是得了什麼病然後離開人世。對我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好懼怕的事情。

不過保持運動習慣這是一件我試了四五次但是都沒有成功的事情,是確實滿想成功一次看看的。大家有推薦什麼在台北的健身私人教練的話可以留言或是私訊給我,我會參考看看。

其三

程式導師實驗計畫第四期結束了,之後要找時間來寫個心得。但其實老實說,這一期的心得會比之前都難想。

我覺得原因是,這一期有了助教之後,我有種退居第二線的感覺。助教在第一線,我在第二線,有點像是本來每一堂課都親自去上的補習班老師,開始變成了補習班招牌上的名稱,上課的是一些新面孔,自己只有偶爾才會跳下去上課。

但我是不喜歡這種感覺的,我想站在第一線。沒有站在第一線的話,好像會少了滿多東西跟滿多寶貴的機會。

最近也要來籌畫第五期了,這就是我開頭所說的,也在煩惱的事情之一。明明很多事情要做但都還沒開始。其實有幾次也想過說要放棄,乾脆不要做了,就可以整天耍廢了。

但是之前自己說一定會開下一期,而且也確實有人在期待著,所以放棄是不行的。這也呼應到了我前面所說的,我的動力是來自於他人而不是自己,我自己的話應該很快就放棄了。

最近我總是想著,會不會就是因為自己每天都想說「今天一定要做什麼」,但最後沒有做到,在這樣的迴圈下狀況越來越差。但儘管我會這樣反思,卻好像對實際狀況沒有什麼好轉,還是一樣不會開始做事。

我在想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動起來,前陣子在玩的 CTF 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指標,那東西可以讓我假日兩天沈迷其中,幾乎不太管其他事情。如果能把這種動力運用在其他地方就好了,但好像不太行。

其四

這其實有點矛盾,還是說大家也都這麼矛盾。想看到,卻又不想被看到。或如果比較精確地講,應該是想看到,可是不想知道被看到。

之前還在新加坡的時候,在寫東西這件事情上其實是比較輕鬆的,就是寫完之後放著或是分享到臉書,實際生活中碰到的人,大概也只有我的兩位室友有可能跟我談論我寫了什麼,否則的話在日常生活中,就彷彿我寫的文章從來不存在一樣。

但現在不一樣了。日常生活中,同事會看我的文章,甚至來面試的也會說我有看你寫的東西(但應該是技術文章啦),之前跟大學同學吃飯,對方說她碰過幾個人跟她說:「欸欸你認識 Huli 喔」。

當聽到這些的時候,或是當聽到有人親口跟我說:「我有在看你的部落格」的時候,那個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會覺得:感謝感謝,感謝你有在看,另一方面卻又會覺得有點小尷尬,就好像是「雖然感謝你的收看,但我沒有很想在現實生活中被認出來,我沒有很想當面聊我寫的東西」。

但這本來就不是我可以選擇的事情。當我決定用真實身份而不是匿名帳號在網路上闖蕩的時候,就應該預料到會有這種結果了。名氣這種事情,是有好處的,例如說可以接到業配,然後可以收到一些陌生網友寄來的訊息或是信件,這些都挺有趣的。

但相對應的壞處就是會在現實生活中被認出來,總之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覺得有點不自在。可能我更希望的是,網路上是一個身份,現實生活中又是另外一個,而這兩個在我想關聯的時候是關聯的,不想關聯的時候是切開的。這樣好像太過任性了,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沒那麼好的事情。

或許久了之後,可能會漸漸習慣吧。

不過老實說,這確實會影響到寫東西的意願。當沒有在看你寫的東西的時候,你可以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可是一旦有人看了,就會開始有一些顧慮。倒也不是說「寫這個讀者會喜歡嗎」的這種顧慮,而是「我真的要把這些事情暴露出來嗎」的顧慮,自我揭露程度的多寡會受到影響。

儘管我覺得自己已經算相對上沒那麼在意他人的眼光,但依然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確實是太難了。從這點來看,還是匿名帳號來得好,匿名的確可以增加文章的真實程度,願意讓人暴露出更多的自我以及真實的感想。

其五

最近有一種,什麼事情都很穩定的感覺。工作穩定,生活穩定,感情穩定,真的什麼都滿穩的。在這種狀態下,日子是會快速流逝的。

可是在這種狀況下,反而才會有點擔心吧,擔心這樣子的穩定平衡被破壞。

雖然說我自己定義自己是一個懶惰的人,但其實某一方面也閒不下來,我有想做的事情,我沒辦法停下來。我沒辦法就是,什麼都不做,然後每一天都看動畫看漫畫看影集看 YouTube 看各種東西。我會覺得那樣的生活,沒有在進步。

我沒有覺得大家都一定要繼續前進,停在原地也是自己的選擇,而這選擇沒有對錯。但對我自己來說,我就是沒辦法接受自己原地踏步。所以如同開頭所說的,在這種心不足力也不足的狀態之下,才會感受到不安與愧疚吧,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事,可是卻又提不起勁來。

不過幸好我有寫了這一篇,覺得好像有了一點動力。持續性的無產出真的會讓人心累,有產出的話至少知道自己是在前進的。

其六

以往這些東西應該是寫在臉書的,但我已經很久沒有用臉書了。埃居的話也早就刪掉了。刪掉的理由很簡單,因為用哀居不會使我變得更開心,而且我其實,也沒有那麼想知道朋友的近況。臉書也是類似的理由,app 早就刪掉了,手機都用網頁版來看,還留著臉書是因為可以看到技術文章跟技術社團的發文,沒有這些的話我應該也會放著不動。

然後這篇太長,所以也沒辦法寫在推特,想來想去還是寫在這邊最適合。寫在這邊,然後臉書不要發文,就只有真正有在追蹤 Medium 的讀者才看得到,而不是所有的臉書好友都看得到。

其七

最近有件事情有點困擾卻又沒那麼困擾。

之前買了新的桌子跟椅子,怎麼擺都覺得姿勢不太對,怎麼調都不好,可是又懶得再買新的椅子或是桌子。像辦公室的我就覺得很不錯,但是家裡的就覺得好像怪怪的。不過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卻又覺得還好,因為我一樣是順利的寫完了。

或許當時花多點錢買升降桌跟更厲害的椅子會比較好吧,不過還是狠不下心就是了。

其八

哞哞哞,祝大家新年快樂

--

--

Huli

重度拖延症患者,興趣是光想不做,有很多想做的事,卻幾乎都沒有執行。相信分享與交流可以讓世界更美好。想持續關注可以追蹤這個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uli.blog ,Medium 文章列表請參考:https://aszx87410.github.io/blog/medium